2023,英國領跑長途出境市場的秘密。
欄目 | 文旅商業觀察
領域 | 在線旅遊
01
最近,英國前首相卡梅倫“返聘”上崗擔任英國外交大臣,他的走馬上任很容易讓人想起那段“中英黃金時代”的蜜月期。
彼時,正是在卡梅倫推動下,中國遊客從2016年起至今可以申請有效期兩年到十年的英國訪客簽證。
政治環境趨好,民間交往也活絡起來,這兩天,英國旅遊局主席林德雨Nick de Bois CBE攜團隊在上海舉辦了自2019年以來首個英國旅遊推介會。
這場推介會上有幾個數字挺值得關注:
在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出境遊一片萎靡的背景下,據英國旅遊局官方統計,2023年往返中英的直飛客座率持續復甦,今年8月,從中國前往英國的客座率首次達到2019年水平,並預計到10月會實現6%的增長。
看完“TVB一姐”佘诗曼的减肥餐,终于明白:难怪快50岁了却像20
看上去暑期後赴英遊客增長幅度不高,但實際上現在經濟放緩,加上人民幣匯率疲弱,能保持正增長已經實屬不易。
不信就看看今年東南亞少有的出境遊亮點國家——新加坡,會發現今年十一黃金週不僅沒爲新加坡帶來更多中國旅客,旅客人次反而連續第三個月減少。
根據新加坡旅遊數據分析網絡資料,10月份入境新加坡的中國旅客,較9月份減少約10%至12萬2760人次。
再比如,疫情前中國遊客最愛的泰國也是暑期後出現雪崩。
對中國遊客免籤後,上月中旬,《曼谷郵報》報道,自10月3日曼谷暹羅百麗宮商場發生槍擊事件以來,已有約6萬名中國遊客取消訪泰,泰國機場統計亦顯示,抵境中國遊客人數下降了9.2%,從槍擊事件發生前的65萬人次減少至59萬人次。
反觀英國,恢復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據英國旅遊局統計,今年1月,預訂量還僅爲2019年同期的6%,目前中國前往英國的機票預訂已經恢復到2019年50%的水平,有了明顯的增長。
眼見中國市場趨好,曾經擔任英國國會議員的林德雨在上海路演拿出了“拉選票”的幹勁,他對中國遊客喊話,“我們想念你們,迫不及待期待你們訪問英國。”
02
在爲期三天推介會上,英國旅遊局主席林德雨將英國旅遊下半年的快速增長一部分原因歸功爲中國政府將英國列爲第三批出境遊目的地。
除此之外,英國的簽證和航班恢復情況也要好於同類出境目的地。
簽證是中國遊客出境遊的第一步,一名參加英國旅遊局上海路演的杭州旅行社負責人向旅界直言,“今年夏天,申根(法、德等歐洲27國)簽證難預約,還經常出現壓籤的情況,出團的客人都到機場了,領隊離出發前幾個小時才取到護照,拼命往機場趕,非常驚險。”
相比之下,無論是從預約時間還是出籤速度,英國簽證對中國遊客就友好很多。
和英國使館簽證和移民局的中國區域負責人Mike聊了聊,他指出每22名中國遊客就能爲英國旅遊業增加一個工作崗位,簽證處所要做的就是配合VFS簽證中心儘量快速地滿足中國遊客出行需求。
從旅界同時送籤英國和申根簽證來看,今年暑期,法國等申根國家的簽證預約時間經常拖到幾個月後,所要求材料也比較繁瑣,比如親子出行前往申根地區的家庭會被索要親子關係雙認證等材料,增加了遊客出行的時間、財務成本。
而英籤的出籤和預約速度一直比較平穩,北京地區基本控制在一至兩週出籤,簽證申請者提交的材料也很簡單,甚至機票、酒店訂單都非必選項。
值得一提的是,卡梅倫當初友好的簽證政策也還在發揮“魔力”,與大部分申根國家嚴格按照出行日期發放中國遊客簽證不同,英國申請簽證分爲2年、5年、10年多次簽證,對應不同的簽證申請價格。
同時,最近英國宣傳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電子簽證eVisa時代,申根簽證火速跟進還是晚了一步,目前申根簽證尚未推出明確的電子簽證時間表。
簽證好了,航班也上來了。
前段時間,和一位歐洲申根簽證覆蓋的國家旅遊局負責人交流,對方直言該國航空公司北京沒有復航的直接原因就是航空公司一看到使館寥寥無幾的送籤量,感覺復航也是賠本買賣,復航熱情就沒那麼大。
在這一點上,英國航空對此持截然不同的看法,英航一位負責人認爲,“目前上海倫敦是每天一班,北京倫敦是一週四班,但還是很希望北京能像疫情前一樣恢復到每日一班,也一直在努力和民航局申請。”
其實航班恢復與遊客出行歷來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遊客、旅行社看到沒有直航,轉機麻煩索性選擇其他更方便的目的地,航空公司看到遊客少,直航恢復一拖再拖,陷入如此往復的惡性循環。
綜上,無論簽證,還是航班,不難看出,今年夏天英國旅遊領跑夏季中國出境市場的核心原因還是對中國市場言行一致的重視。
03
英國人骨子裡還是比較務實的。
雖然中國出境市場的增速肉眼可見,但根據牛津經濟學/英國旅遊局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中國前往英國的遊客人數和在英的消費額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事實上,一些對中國出境遊市場過於樂觀的國家今年被頻頻“打臉”,像泰國方面從年初對中國遊客的預期數量1000萬跌倒最近重新預測的400萬,這種“斷崖式預測”成了行業裡的笑談。
中國的確是大部分國家最重要的出境市場,英國卻並沒有制定一個不切實際的計劃。
2019年,中國是英國第二大最具價值的遊客市場,爲英國經濟貢獻了17億英鎊,佔英國入境遊總消費額的6%。
此外,回望2019年,中國入境英國旅遊的遊客人數達88.3萬人次,遊客平均消費額達1937英鎊,是所有入境遊市場平均消費額的3倍。
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遊客在英國停留時間更長,平均停留時長爲16晚,而所有入境遊平均停留時長爲7晚。
對比疫情前,林德雨表示,目前中國遊客入境英國人數確實少於2019年,但人均花費反而更高了,同時數據表明65%的中國遊客會去倫敦,英國旅遊局希望未來能引導中國遊客去探索更多英國的特色目的地,也更符合可持續旅遊的目標。
“比如始建於1839年的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 是唐頓莊園的拍攝地,吸引了很多中國遊客,再比如在蘇格蘭坐火車體驗哈利波特旅程,在利物浦、曼城體驗披頭士音樂,去托特納姆熱刺隊的主場白鹿巷球場感受Sky Walk的新奇。” 林德雨說。
英國旅遊局主席林德雨
英國一直努力吸引高淨值的中國遊客到訪,提供的體驗服務包括從觀看英超比賽、品嚐威士忌到參觀皇宮,不一而足,這對於後疫情時代崇尚小團、精品出行的中國遊客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出行體驗。
疫情前,英國旅遊在吸引中國遊客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像中文標牌、專門開發的應用程序、微信和支付寶付款選項,甚至酒店的中式早餐等舉措都有助於吸引中國新一代的富裕遊客,這些舉措並沒有因爲疫情戛然而止。
本月中旬,英國旅遊局首席執行官耶茨對英國議會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表示“中國出境市場將會是一個緩慢重建的過程。”
從英國旅遊局近期一系列市場動作來看,重建確實剛剛開始。
今日話題: 如何看待明年的英國旅遊市場?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